发表流程
《武汉文史资料》(CN:42-1056/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武汉文史资料》以“亲历、亲见、新闻”为特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获湖北省优秀期刊。主要栏目:历史回眸、往事漫忆、史海钩沉、再回首、汉口徽商、礼乐稽古、文史随笔、文苑艺林。
1.如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3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任何来稿。
2.来稿请注明字数并提供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请提供正确的英文译名。
3.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
4.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
5.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
吴于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鲠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兼任系主任。
作者:陈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一)70年前的5月16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满城飞扬。武汉人民迎接自己的子弟兵——人民解放军的威武之师阔步踏进武汉市区。下午3时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12兵团118师的1个营由黄浦路经中山大道进入汉口市中心;傍晚6时许,118师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开进汉口市区,汉口万人空巷,广大市民奔走相告,夹道欢迎人民子弟兵。
作者:涂文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2019年是共和国七秩华诞,也是武汉解放70周年。美国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武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作为'时间的产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为书写'中国时间'作出了卓越贡献——盘龙城将武汉城市起源定格在3500年前,武汉是中国有3000年城龄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
作者:涂文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作者:王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南桥,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贺站社区陈六村大屋饶湾,建于660余年前的元代。该桥为单孔券顶石拱桥,长36.7米,宽6.3到7.4米,桥拱跨度6.9米,桥面距水面高约10米。桥外表砌以红砂石板,内填石块、黄土,桥面铺大石板。南桥是武汉、湖北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桥梁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1989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刘桂英; 祁金刚; 王运良(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武汉文史资料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昨天联系了武汉文史资料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武汉文史资料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武汉文史资料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武汉文史资料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请问武汉文史资料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