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论点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简单陈述,更是文献梳理过程中的逻辑支撑。论点需要与文献内容紧密相连,并能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基于近期频繁降雨和天气预报,推断出“明天需穿雨衣雨鞋上班”这一结论,就是一个典型的论点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具体的事实依据和逻辑推理。
然而,在文献综述写作中,作者往往过于注重研究本身,而忽视了论证这一基础逻辑形式。这可能导致论证不充分,论点不明确,或缺乏必要的论据支持。为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确论点的四个标准:切中要点、有说服力、可支持、可理解,并了解不同类型的论点,以增强推理逻辑和学术严谨性。
克里斯·哈特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五种论点类型,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以供作者们参考。
一、事实论点
事实论点是对人物、地点或事件的陈述,旨在陈述一个具体事实。在文献综述中,这类论点常用于描述学术观点或现实情况。例如,“康有为认为老子是战国时期人”或“世界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类论点需辅以有针对性、充足且有信服力的论据,如权威数据或实证研究,以确保其准确性。
二、价值论点
价值论点涉及对观点、行动、行为或立场的评价和判断。在文献综述中,作者需展现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而非简单拼凑文献。价值论点需基于充分的“赞成证据”,即支持或赞成的论据,以证明其合理性。例如,关于注音文本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作者可能提出正反两种价值论点,并分别辅以相应论据进行支撑。
三、政策论点
政策论点是指确定准则或标准的判断,它直接指出应该采取的行动。这类论点在表述上常以“应该怎样做”或“可以怎样做”的形式出现,并需有充足的论据证明其预期效果。例如,针对中国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问题,作者可能提出“有必要重新审视养老服务政策”的政策论点,并辅以现实事例和政策支撑来论证其必要性。
四、概念论点
概念论点是对主张、观点或现象的定义或描述。在文献综述中,当围绕特定概念展开研究时,首先需对该概念进行明确界定。例如,在研究宋代堕胎问题时,作者需先澄清古代与现代堕胎定义的区别,以便为后续分析提供清晰的基础性概念。
五、解释性论点
解释性论点是为了理解某种观点而提供的参考资料框架。这类论点可以整合多种类型的论据,如学者理论、实证研究、统计数据等,以形成一个解释性的框架。例如,在研究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的影响时,作者可能首先提出“抑郁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一解释性论点,并以此为框架综合后续文献观点。
综上所述,掌握这五种论点类型及其综述逻辑对于提升文献综述的严谨性和条理性具有重要意义。无论采用哪种论点类型,都需确保论据与论证直接相关、有说服力、准确清晰,以使论点有理可依、有据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