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撰写学术论文、基金申请书、实验报告,还是进行演讲或邮件书写,对于研究者而言,具备优秀的学术写作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提升这一能力呢?本文参考了《The Scientist》2024年的一篇文章,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建议与实例,希望能助你在学术写作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主动语态的巧妙运用
过度依赖被动语态往往使文章显得生硬和枯燥。例如,“the book was opened”这种句式在学术文本中颇为常见。尤其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我们常看到如“citric acid was added to the solution, resulting in a two-fold reduction in pH”的表述。更好的写法是:“Adding citric acid to the solution reduced the pH two-fold.”
尽管主动语态更生动,但它可能会引入代词,从而过分强调研究者的行为。例如,“We treated the cells with phenylephrine”比“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phenylephrine”更突出操作者的角色。虽然传统学术写作不建议使用代词,但避免代词又难以充分利用主动语态,这对非英语母语的研究者来说尤为挑战。
如何在不使用代词的情况下采用主动语态呢?以下是一些策略:
使用现在分词形式:“Investigating stem cel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using ELISA showed a four-fold decrease.”
直接提及检测方法:“ELISA showed a four-fold decrease in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谨慎使用名词形式:“ELISA investigation showed a four-fold decrease in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写作的风向正在转变,越来越多的期刊允许在论文中使用代词。包括《Nature》、《Science》等知名期刊都已放宽这一要求,因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有时会导致理解上的歧义。
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
主动语态不仅使内容更流畅,还能帮助作者更有条理地组织观点和论据。与被动语态相比,主动语态在表达相同概念时所需的词汇更少。它遵循一种自然的逻辑顺序:先提出主题,再阐述观点,最后提供支持性证据。
例如,对比以下两种表述:“T cell abundanc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wildtype and mutant mice”与“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wildtype and mutant mice in terms of T cell abundance”。显然,前者更为直接和简洁。
因此,使用主动语态有助于避免复杂的从句结构,坚持“一句话,一个概念”的原则。例如,一个冗长和复杂的句子可以通过拆分成几个简单的主动句来提高可读性。
专业术语的恰当使用
使用简单句式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更方便地向读者介绍专业术语。虽然术语在学术写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度使用会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当首次使用某个术语时,最好对其进行定义。如果某个术语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且间隔较远,不妨在再次出现时以更为通俗的方式重新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实践与磨练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要把学术写作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就像科学研究需要通过反复试验来优化方案一样,写作技能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编辑和校对来提升。积极面对写作,你会发现它不仅能帮助你整理思路,还可能揭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甚至凸显出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