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须知
语言表达与结构层次:论文的语言表达应准确、清晰、通顺、恰当。论述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业人员所熟知的常识内容,应尽量减少叙述。论文标题和层次标题形成逻辑组合,构成论文格架,并通过该格架强化组织的科学贡献;结构层次的设置应服务于论文的功能要求,最详细的部分应包含最大份量贡献的细节。
标题:标题应准确、简洁、清楚,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中英文标题必须表意一致。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表题、图题、图例和参考文献的英文部分必须经过拼写及语法检查,不得出现单词拼写及语法错误。
作者姓名与单位:中、英文作者的姓名和单位归属标注必须准确、一致。邮政编码应核查无误。作者姓名与单位须有中英对译,作者姓名对应的英译要按照“姓在前,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的格式来编写。
基金资助与作者信息:应在论文首页注明基金资助与作者信息。基金资助请附上项目名称及编号,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关于基金资助的项目证明材料,请将其电子档(项目编号、名称、盖章页)打包发送到我刊编辑部邮箱 即可,不需寄送纸质材料到编辑部。通信作者应为论文的指导老师或课题负责人,并提供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的简介: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职称. 研究方向:×××. E-mail:×××。
中文摘要:摘要必须按照学术性摘要编写,主要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直接进入主题,不要背景知识,不要自我评价,字数 500 字。
1)中文题目和摘要必须做到“自明”,即不需要阅读全文和其它参考文献,就可以明白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结论与贡献。
2)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应使用诸如“本文”“笔者”“作者”等第一人称用语。
3)用1~2句话简明扼要地阐述目的意义。切忌“空而大”,直接针对论文的研究选题及其意义进行针对性的论述。有关研究背景的介绍和常识性内容可以放到引言中阐述。
4)方法阐述是摘要的主体部分,需要完整清晰的阐明作者的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的贡献和创新。如对模型或算法进行了哪些改进,对参数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标定,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使用了哪些关键技术等。
5)结果是实验、仿真或实例验证得出的客观的、量化结果,以验证研究方法的前沿性和有效性等等。例如,模型精度达到了0.985,误差是0.015,方差、协方差是…,算法的效率是…,等。
6)结论是在实验结果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方法进一步的验证、对比分析得出的。需要在摘要中详细说明方法的适用性、优劣性等。
7)结果结论尽量用量化数据清晰表明方法、模型、算法的精度、效率、效果,以及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结论务必要做到精准的说明,避免泛泛的论述,如“验证了实用性”“提高了精度”“提升了效率”“该方法有效、可靠”“有效识别”等。
8)切记,摘要内容最好不要与引言和结束语的相关部分雷同。
英文摘要:使用科技论文英语撰写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仍必须按照摘要4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进行论述,英文摘要所表达的意思必须与中文摘要一致,中英文关键词必须一一对应。
英文摘要应具有学术性,避免使用Chinglish及非正式表达,不可直接用翻译软件对中文摘要进行生硬的翻译。
1)英文题目和摘要必须避免拼写错误与常见的语法问题,不能存在“中式英语”的问题。
2)尽量使用第三人称撰写。避免出现“we”“our”等第一人称表述。
3)时态应统一。建议使用现在时,少用现在完成时或过去时。
4)请注意英文中名词的单复数和冠词有严格的使用方式,应正确使用。
5)应使用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不可连续使用名词做修饰语。应改为带介词的短语形式。
6)需核实专业术语用词的精确性。请联系上下文选择相对应的英文词汇。不可依照表面意思刻板地翻译汉语词汇,请勿生造词汇或短语。如无法确定,可参阅EI期刊相关文献。
关键词:关键词宜为3~8个。第1个关键词为相应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名称(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工程、智能交通,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等);第2个关键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第3个关键词为论文研究成果名称;第4个关键词为运用的方法名称;第5个关键词及以后的关键词为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名词。
中图分类号:请作者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在http://www.ztflh.com/中查找,并自行标明稿件的中图分类号。
稿件格式:在系统中上传提交的审阅稿最好为WORD版。如因提交其他格式的稿件(如PDF等)而给审稿专家的批阅带来不便所导致的审稿时间过长等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目的,指明论文创新点,说明研究的原创性、先进性和学术价值。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正文:论文的正文部分系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照国家标准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所规定的格式编写。
量和单位:文中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我国从1985年9月开始推行国际单位制,并且从1991年1月起不再允许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及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参见《法定计量单位》。
公式及符号:公式中的各个符号必须在文中分别作出说明;同一篇论文中,相同字母只能表示一种含义;符号的正/斜体及白/黑体的用法要统一、正确,不能乱用或错用。(变量为斜体,矩阵、向量、矢量为黑、斜体)
*文中所有变量、函数名、上下角标、矩阵、向量、矢量须在文后单独附表解释,参见下表格式:
符号 | 符号意义及格式标注 | 上/下标意义及格式标注 |
A | A为风险驾驶行为,矩阵,黑斜体,英文大写 | |
w | w为权重,weight,斜体,英文字母小写 | |
Cp | C为停车容量,变量,斜体,英文大写 | p代表停车,park,正体,英文小写 |
dij | dij为网络中节点i和j之间的距离,变量,斜体,英文小写 | i,j为网络中的节点,斜体,英文小写 |
表格和插图:
1)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格及文字表述重复。
2)图、表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表一般排成三线表。图片一般无底纹及外框线。
3)坐标图必须有各个坐标的名称及量的单位,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
4)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文中文字表述一致。
5)图、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图、表题。图、表必须排在论文的相应位置,一般在文中引导词(如:×××见图1,×××见表1)之后。图、表的标题均须中、英文对应;有多张图片的须有分图题(如:图1 a) ×××)。分图题不需要英译。
6)表中的参数有单位的一定要注明。如表中有特定的符号(如“*”)或黑、斜体表示等,首次出现时须相应在表格下方作出注释。
7)图、表中的字号一般为6号字,即比正文小1号字。
结束语:应包括论文所得出的重要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和意见,不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不可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等章节中的句子。结束语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20条(其中至少包括5条外文参考文献),需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编码制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和引用,文中以作者姓名引用的,应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对应的作者姓名保持一致。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必须依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要求提供完整的引用信息,不可缺项,否则将被视为非可靠来源文献而被拒绝引用或要求更换,从而影响论文刊发。文献题名的英文标题仅首字母大写,其他除专有名词外一律小写。文献所在期刊、报纸或会议等的名称每个实词首字母均大写。文献地点的引用信息需详细到城市一级。中文及其他非英文的外文参考文献必须有相对应的英文翻译,并在末尾标明原文语种,如:“(in Chinese)”。
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不超过3位的须全部注明;超过3位时,仅注明前3位的姓名,其余用“等”(英文对应“et al”)省略。在正文中,通常只引用首位作者的姓氏;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统一按照“姓在前,全拼大写;名在后,缩略为首字母大写”的格式著录,缩略不加点号。如名不止1个,需按顺序写明每个名的首字母。
【参考文献类型著录示例】
请作者依据以下各类型文献的具体范例,自行核查并规范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与内容。如有不确定的著录项目,可参考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通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提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1)期刊文献 [J]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 严新平,张 晖,吴超仲,等. 道路交通驾驶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 31 (1): 45-49.
YAN X P, ZHANG H, WU C Z,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oad traffic driv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 2013, 31 (1):45-49. (in Chinese)
2)会议文献 [C]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C]. 会议名称,会议举办地:会议举办单位,出版年.
[2] LEE E, RYU K, PAIK I. A concept for ubiquit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development methodology[C]. 11th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Bali, Indonesia: IEEE, 2008.
3)报告文献 [R]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R]. 报告地:报告存放单位,年份.
[3]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R]. 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3.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ransportation Bureau.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s statistics report in China[R]. Beijing: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ransportation bureau, 2013. (in Chinese)
4)专著 [M]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M]. 出版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
[4] 严新平,吴超仲,杨兆升. 智能运输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YAN X P, WU C Z, YANG Z 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6. (in Chinese)
5)学位论文 [D]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5] 符光梅. 基于二维模型的公交网络优化及出行方案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FU G M.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model and travel program research[D]. Jina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 (in Chinese)
6)国际、国家标准 [S]
[序号] 颁布单位.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S]. 出版地:出版者,颁布年.
[6] 交通部.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Ministry of Transpor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alignment: JTG D20—2006[S]. 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 2006. (in Chinese)
7)电子文献 [OL]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取访问路径.
[7] SHLADOVER S E. Recent international activity in cooperative vehicle-highway automation systems[R/OL]. (2012-12) [2016-01-01]. http://www.fhwa.dot.gov/advancedresearch/pubs/12033.
8)专利 [P]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号[P]. 专利国别,出版日期.
[8] 张凯军. 轨道火车及高速轨道火车紧急安全制动辅助装置:201220158825.2[P]. 中国,2012-04-05.
ZHANG K J. A track train and high-speed track train emergency safe braking auxiliary device: 201220158825.2[P]. China, 2012-04-05. (in Chinese)
9)报纸文章[N]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 王 升,任长兴,陈尚新. 浙江智慧港航——船舶联网数字向数据大升级[N].中国交通报,2015-7-29(3).
WANG S, REN C X, CHEN S X. Upgrade of Connected Ships: Intelligent water transport in Zhejiang[N]. China Communication News, 2015-7-29(3). (in Chinese)
10)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Z]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