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 1007-3213/CN44-1425/R)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类刊物,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双百方针”,社会效益明显。
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版),被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以及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NKI)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首届及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等重要奖项,并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本刊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设有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与工艺、经络与针灸、名医名家、新技术与新方法、南药园地和岭南医学等栏目。其特点是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中医药领域各学科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文章题材新颖,切合临床实际,可读性强。大部分论文提供中、英文摘要;图表用中、英文双语编排。既可为国内外医疗、教育、科研人员进行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亦可为临床医生诊疗疾病、药物研究人员进行中医药开发提供思路,亦是中医药学爱好者的可读之品。欢迎来稿!
为配合刊物的规范化编排,来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资料真实、数据准确、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合乎逻辑,文字使用规范,全文段落分明、标点符号合理、图表清晰、参考文献出处明确,缩略语第一次出现在文内时请注明中文全称。同时附上中英文内容摘要。
为适应期刊快速发展的需要,本刊自2016年5月15日起正式开通《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并同时正式启用“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自2016年5月15日起,凡向本刊投送的稿件一律通过该系统进行,同时取消原来的邮箱投稿方式。故请您登陆本刊网站进行重新投稿。
(2)为保证稿件资料来源真实,来稿应经作者工作单位审核,并附单位科研办公室正式介绍信,注明无抄袭、无重复发表、署名排序无争议、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无与相关单位有版权争议等项。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可向编辑部查询。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超过6个月未与作者联系,可另投他刊。本刊均不退稿,请投稿时自留底稿。
(3)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将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补充或删节则提请作者考虑,并退回原稿请作者修改。作者应遵守《著作权法》,避免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资料应以参考文献或注释等形式标明出处。对决定录用的稿件本刊酌情收取论文版面费,并用正式函件发出录用通知,由作者签署《论文著作权》书回函同意在本刊发表,保证论文内容真实,文责自负。稿件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4)本刊对国家及省部委基金资助项目的稿件优先录用,请作者准确标注项目(课题)编号,并附课题资助证明复印件。凡来稿内注明“通讯作者”,有关稿件的一切事宜(包括退回修改、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未注明“通信作者”则与第一作者联系,请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学历、职称等项)以及联系方式。
(5)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电子版,统一纳入相关数据库,作者如未做特殊声明则视为同意。本刊所付稿酬包含著作权使用费及数据库使用费,不再另外付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及撰写要求
请参照《本刊稿件撰写模版.doc》(模版从本刊网站首页“资料下载”专区下载)
为了保证期刊质量,加强对刊物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进入国内权威外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我刊对来稿特作出如下要求。
1.总体要求 论文篇幅不宜太长,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下。请认真阅读全文、核实相关数据,力求语言流畅,尽量减少错漏;要求提供单位介绍信,如果是基金项目,请写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并最好能提供能证明该项目的复印件。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字迹清楚、工整,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并应包括 ( 按顺序 ) :题目、 ( 副题 ) 、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主题词 ( 或关键词 ) 、分类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英文部分,并可在稿件首页的地脚处加注必要的说明。
2.题目 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字。
3.副题 应在必须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
4.作者的署名 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论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李 明 1 ,王青全 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 5 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致谢中注明。稿件一俟投出,要变更或增删作者时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我刊不予受理。
5.作者单位 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 , 包括单位全称、邮政编码、城市名。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
6 .摘要 (Abstract ) 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目的:为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模型、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问题、启发、建议、预测等。英文摘要的题目、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内容等均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7 .主题词 ( 或关键词 )(Key words ) 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3~8个。
8.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 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
9.收稿日期 (Received date) 由编辑部填写,必要时由编辑部加注稿件的修定日期。
10.基金项目 (Foundation item) 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
11.首页脚注 依次为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位,职称,联系电话,Email。
12.前言 (Introduction) 前言主要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国内外现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要求: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说明本文的主旨;突出重点,不赘述常识、基本原理。 2、言简意赅。简述研究的起源、现状、目的、范围、途径、意义,字数一般为200-250字;内容不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避免与摘要和正文中的讨论内容重复;不要客套话,如“不足之入处请原谅”、“限于时间与水平”、“请批评指正”等;不列图表。 3、审慎评价。慎用“国内首创”、“首次报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达国内先进水平”等。
13.正文 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
13.1. 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或据文献作简述。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13.2 药物、试剂、动物、主要仪器 应说明来源(生产商)及批号或许可证号。
13.3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例如:毫升用“mL”,微升用“μL”,小时用“h”,分钟用“min”。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U,不用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不用IU。
13.4 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一、丙寅年十月一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 d为一个疗程等。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1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25%。
13.5正文的层次标题 应简短明了,以 15 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如:第一级 ( 章 ) 第二级 ( 条 ) 第三级 ( 款 ) 第四级 ( 项 )
1 1.1 1.1.1 1.1.1.1
2 2.1 2.1.2 2.1.2.1
13.6 插图 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 2∶1 。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 10cm × 10cm 。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13.7表格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方式表示,如t/min即表示以分钟为法定单位的时间。表格用三线表,不用纵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13.8.外文字符 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生物学中的属 ( 含属 ) 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英文缩写在文中首次出现要有中文全称。
14.讨论 应讨论本实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结果与其他结果。避免推理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避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
15.致谢 语言要实在、诚恳、恰当、简短,一般注在正文末行。
1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论著一般不超过10篇,综述适当放宽,但应精选。参考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请列全;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中文)或 “et al”(西文)。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同中文习惯);外文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文献类型标志依据GB/T3469规定,标识如下:专著M;会议录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网上期刊J/OL;网上数据库DB/OL
本刊文献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例:[1] 赵保胜,刘启德.冰片促血脑屏障开放与病理性开放的比较[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5):287-290.
[2] MAHLEY G T,FUJIMURA M,Ma T,et al. Aquaporin 4 deletion in mice reduces brain edema after acute water in toxication and ischemic stroke[J].Nat Med,2000,6(2):159-161.
[书籍] 作者,书名[M].卷.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商),年:起页-迄页.
例:[1]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等. 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7-168.
[电子文献]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b.
17.其他
17.1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 :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时请莫来稿。
17.2 反对一稿多投:为此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 3 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人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和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 2 本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
17.3附注 ( 1 )来稿均经专家审读,并写出审读意见。必须修改的稿件将退回作者修改,修改后作者必须将修改稿连同原稿一并交回编辑部。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请事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