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增长点蠡测
时间:2023-04-14 11:26: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创新性理论。该理论甫一提出,一大批学者旋即投入到对该理论的研究之中,从不同的角度、维度和学科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初步探讨。我们对这一现象欢欣鼓舞的同时,也需要静下心来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增长点和深化拓展路径进行冷静、深入地思考。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基本思路,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基本方向,而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可以是宏观研究,也可以是微观研究;可以是单一学科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研究;可以是规范性研究,也可以是经验性研究;可以是量化研究,也可以是质性研究;可以是整体性研究,也可以是局部性研究;可以是静态研究,也可以是动态研究;可以是共时性研究,也可以是历时性研究;可以是文献研究,也可以是案例研究。

  在这里,笔者拟从宏观层面和整体视角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从未来的学术增长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研究。概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同样需要从这一基础性工作入手,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流变。唯有如此,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前提。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文本研究。文本研究是学术研究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并一针见血地批判,“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文本研究,同样需要回归原典,原汁原味地去悉心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领导人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并进行深入、精准、透彻、科学地解读,才能取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真经”,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精髓。

  第三,国外学者相关理论成果研究。对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吸取精华。国外学者究竟是怎么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我们应如何科学评判这些研究成果?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细致梳理的基础上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研究。历史是现代生长的根基,历史研究是现代研究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不断提高历史思维。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同样需要我们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探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及不同逻辑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的异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从历史纵深处更好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前世今生,才能用历史的眼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从中发现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的现状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如何,中国式现代化处于怎样的国际语境和国内环境,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具有哪些动力与阻力……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深入探析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中国为什么要舍弃现成的西式与苏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从而另外开辟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一套崭新的现代化理论,其必要性是什么,可能性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并作出科学的学理阐释。马克思曾精辟地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们只有首先从理论上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然后才能用透彻的学理回应群众,用彻底的理论说服群众,用真理的力量征服群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肯定是不行的。

  第七,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现代化究竟应当包括哪些指标和维度,中国式现代化到底进展到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科学、精准评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利弊和得失,西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什么不完全适合中国?……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国际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好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更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在此方面,中国学术界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第八,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初步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五个方面。我们既可以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五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也可以细致剖析这一理论体系的某一方面。既可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意蕴、世界意义,以及需要处理的重大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可能、守正与创新、借鉴与超越、当前与长远、战略与策略、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也可以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九,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的关系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那么,这两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更好促进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共进?这些都需要学术界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理论阐释。

  第十,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说服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比较,既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道路和西方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与道路的横向比较。通过国际比较可以更全面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更充分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意义和世界贡献,更有效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四个自信”,更科学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更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以上十个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未来学术增长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基本着力点。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大力推进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下一篇: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